背景导读: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921年7月—1927年7月)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各民族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进行了英勇斗争,并从斗争中觉醒和团结起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打倒势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同国民党实行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掀起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和策略,根本问题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鲜明的政治口号。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工农联盟、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等统一战线思想并付诸实践,激荡起欧亚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结合中国国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宣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劳工阶级联合、民众大联合等统一战线思想。
1919年,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指出:
劳工阶级要联合他们全世界的同胞,作一个合理的生产者的结合,去打破国界, 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
同年4月,他又在《每周评论》第16号上刊载《共产党宣言》第二章,并加编者按强调这个宣言“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劳工的联合”,并热情地鼓励青年知识分子与农民联合,来完成中国的变革。
1919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连续刊登《民众的大联合》文章,指出:
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最大的运动,必有最大的联合。
共同利益因为我们的境遇和职业不同,其范围也就有大小的不同。
由许多小的联合,进为一个大的联合……由许多大的联合,进为一个最大的联合。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大联合。
并充满信心地预言:
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
1920年6月间,陈独秀、李汉俊等在上海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于11月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这份宣言强调,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
要组织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并要将这政权放在工人和农人的手里,正如一九一七年俄国共产党所做的一样。
1920年10月,李大钊领导成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后,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及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先进分子,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7月30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订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为中央局委员,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在纲领中,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强调要“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在决议中,明确“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党的一大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工人阶级自身团结统一的问题,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组织工人阶级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一经成立就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8月11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张国焘担任书记部主任。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号召“已成立的劳动团体加入这个书记部与我们共同进行”,开展对资本家的斗争。随后,在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先后设立了分部。1922年8月,总部从上海迁往北京,也建立了上海分部。党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在各地开设工人夜校,创办工人刊物,组织产业工会。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的13个月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充分显示出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力量。
为加强中国工人阶级的内部团结,1922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到会代表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无政府主义者以及无党派人士等共173人,代表全国12个城市、110多个工会和34万有组织的工人。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把反帝反封建作为工人运动的基本目标,在大会宣言中号召全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削平行帮,消除隔阂,不分地域,不分党派,不分男女老少,联合成一个阶级战线,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会议产生由国民党党员黄焕庭、林伟民、谢英伯和共产党员谭平山、邓培组成的5人主席团。大会决定在全国总工会成立以前,委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工人组织的总通讯机关,并负责召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香港海员大罢工胜利后,香港人民热烈庆贺。
组织各界统一战线活动
党在以主要精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积极在学生、农民、青年、妇女以及知识界等各界开展统一战线活动。
早在1919年,周恩来就组织成立了有30多个团体、170多个单位,包括工人、学生、妇女、新闻、教育、工商、士绅、宗教等各界在内的天津各界联合会,这是全国成立最早的联合会,也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
1921年4月,上海《共产党》月刊发表《告中国的农民》一文指出,革命者应面向农民,“要设法向田间去,促进他们的觉悟”,号召农民“集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人彭湃领导的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影响深远,为后来农民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
1921年8月,党组织在上海帮助中华女界联合会改组,举办平民女校。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开展女工运动,组织进步妇女组织。
上海、北京等地党的早期组织在筹建共产党的同时,领导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党成立后加强青年工作,在整顿和重建的基础上,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出席并指导大会,会议通过了青年团纲领、章程等决议案,选举产生了由施存统任书记的青年团中央领导机构。
1922年5月,李大钊、邓中夏、陈独秀等发起组织以反对帝国主义宗教侵略为宗旨的非宗教大同盟,提出了求“反帝”之同、存“信仰”之异的指导思想,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这一时期,党还在各地发起民权运动大同盟,广泛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