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至23日,“文化闽南▪逐梦中国”2018年高校港澳台青年骨干峰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等全国25所高校老师和港澳台青年学生骨干参加会议。中华海外联谊会秘书处孙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于铭松,全国学联副秘书长曾锐,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秘书长廖长桂,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陈志勇,厦门市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陈晶,厦门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理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校团委主持工作副书记洪海松主持。
开幕式上,孙理代表学校欢迎各高校师生代表的到来,他介绍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爱国华侨创办的大学,建校以来,一直注重发挥“侨、台、特、海”的优势,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内地师生与港澳台师生在学术、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他希望来自全国各高校的青年学生骨干在会议期间互相学习、加强沟通、增进认识,在亲身体验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曾锐代表全国学联秘书处祝贺峰会顺利召开。他指出,长期以来,全国学联积极服务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大局,围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为纽带,深入开展交流互访和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有效增进了大陆和内地与港澳台学生的相互了解。他希望全国高校青年学生真诚相待、加强交流、共同成长,以虚怀若谷的状态,用青春的智慧和青春的热情,让文化越认知越自信、思想越交换越深刻、视野越交流越开阔、朋友越交融越众多。以舍我其谁的姿态,将所学所知服务时代大潮,助力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身体力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以感恩珍惜的心态,把此次峰会凝结起来的深厚友谊带回去、传播开,继续当好大陆和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情感桥梁和文化纽带,共创港澳台发展的新局面,共担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共迎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
廖长桂代表福建省委统战部、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向本次峰会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他表示此次峰会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港澳台同学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港澳台学生与大陆和内地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交流,培养新时代海外联谊会爱国青年骨干力量,让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更加坚强。
华南理工大学郑咏佳同学代表参会高校的学生,表达了对峰会主办方厦门大学的衷心感谢,她表示作为学生骨干要牢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协助落实港澳台青少年在大陆和内地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等各项便利化措施,有效促进港澳台学生和大陆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陈志勇为本次峰会授旗。
本次峰会为期五天,于铭松作题为《中华传统文化要义》的主题报告,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进一步增强了大陆和内地与港澳台青年骨干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我校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教授的主题报告从文化民意、文化差异等角度剖析了两岸不同文化认知背后的原因,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意见建议。在“圆桌会议”上,与会青年学生骨干分别就港澳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和交流、当代青年如何定位人生理想、各高校学生活动亮点及求学过程的困难进行交流探讨,思想碰撞,火花绚烂,亮点纷呈。
峰会期间,与会代表们还参观了厦门创新创业园,了解当前厦门创新孵化事业为台湾创业人才提供的鼓励和支持政策,感受到大陆对台湾人才的关怀与重视。代表们还前往闽南特色建筑晋江五店市和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领略闽南特色建筑风韵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代表们实地参访后表示,“闽南特色的红砖厝建筑方圆错落,山水相映,处处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工匠精神,愈发坚定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古老厚重、兼容开拓的闽南文化作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既一脉相承,又独秀一枝。正像我们港澳台的青年学生骨干,虽来自五湖四海,独具文化个性,却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本次峰会由校党委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台港澳办和团委等单位联合主办,校学生会和校研究生会承办。活动以论坛和参访相结合的形式,内容包括专题学习、主题参访、圆桌会议、户外拓展等,旨在进一步增进大陆和内地学生与港澳台学生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促进其深入了解祖国统一基础上的多文化繁荣,培养新时代港澳台青年学生骨干,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峰会得到中华海外联谊会、全国学联、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团省委、福建省学联和厦门市海外联谊会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