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11月26日-28日,由厦门市海外联谊会举办,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和集美大学三所高校的港澳优秀青年学子一行赴漳州、东山,开展厦门市高校港澳学生“同心·逐梦”国情考察实践活动。三天的行程中,学员们多处走访、参观研学,深入了解漳州革命历史,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受女排精神力量,提升港澳青年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漳州是福建重要的革命苏区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漳州曾经发生过多次对中国革命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11月26日下午,实践队来到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该房屋由红砖砌墙,故有“芝山红楼”之称。学员们详细观看了馆内展出的大量实物和图片,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并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教育, 激发了爱国爱党的热情。

随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通过展馆内的老照片、获奖证书、剪报和刊物等大量历史资料,学员们重温了中国女排的拼搏历程和辉煌战绩,并感受着“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中国女排精神。

11月26日晚,开展题为《中国梦与青年担当》的专题讲座,专家全面深入地讲述了中国梦的来源、内涵以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帮助学员们认识到自己的梦想对国家、对社会的影响,从而树立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11月27日上午,学员们来到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学员们来到这个院落,以敬佩的心情,寻找先辈出发的源头,共同解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谛。
实践队一行来到漳州木偶艺术展示馆。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其“源于晋,成型于唐宋,兴于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布袋木偶戏是漳州的一张世界级的名片,一直以来为漳州对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木偶戏表演者为在场的学员们表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戏段,让学员们近距离感受漳州木偶的文化艺术魅力。

11月27日下午,实践队参观了漳州市博物馆及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历史陈列馆。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漳州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馆内的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反映了漳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文化风貌以及地域特色。学员们有幸亲眼目睹古人生活所用物品和漳州的产业发展,其中的生活智慧让人深受启发。有学员表示,置身于漳州市博物馆内,看到的不只是精美藏品,还有历史尘埃;听到的不只是专业讲解,还有心潮起伏。学员们用独特的视角去感悟历史,让两个不一样的时代贴得很近、很近,这便是博物馆最大的魅力所在!

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是中央红军进入漳州期间,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组建起来的地方红军。在异常艰难的革命年代,红三团广大指战员以仅有的数百名钢铁之躯,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抗击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多次进攻,守卫了闽南土地革命战争的成果。闽南红三团的光辉史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的卓越功勋,都在激励着学员们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1月28日上午,实践队一行来到东山。东山岛在过去是漳州地区最贫穷落后的小村落,常年饱受风沙旱潮等自然灾害的侵扰,民众饱受其苦。新中国成立以后,时任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带领大家艰苦奋斗,最终让东山岛披上浓浓绿茵。

在谷文昌纪念馆,学员们聆听着谷文昌同志带领东山群众战风沙、抗旱涝和植树造林等感人故事,纪念馆内真实地展示了东山几十年来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的历史过程。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谷文昌同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廉洁奉公的奋斗历程,震撼于谷文昌精神,汲取了奋进力量。

最后,实践队一行来到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试验站。东山太古海洋观测试验站是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站点,在展示大厅,实践队员了解了观测实验站的工作原理和建立海洋观测试验站的原因以及重要意义,让大家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海洋强国的重要性。

此次研学之旅中,同学们身临其境,通过实景教学,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实践队学员们纷纷表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新长征路上,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文/丘静然 黄嘉琦图/骆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