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7日,厦门大学“石榴籽”育人工程与少数民族预科班、“石榴籽”学生骨干培训班联合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第一讲。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玲副教授为同学们讲授“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

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新中国70年民族工作宝贵经验时,明确强调“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民族工作的开展情况对青年学子来说尤为重要。
本次讲座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子现场听课,“石榴籽”学生骨干培训班,以及全校对民族团结教育感兴趣的师生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进行学习。


课堂一开始,杨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丰富多彩、交相辉映的各民族文化。为了更生动地让同学们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音律的差异,杨老师还给我们演唱了不同民族的歌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同学们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堂氛围轻松活泼。通过杨玲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同学们既学到了知识,又深刻地感悟到了各民族之间多元文化的魅力。
杨老师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基本国情。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优势。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今天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都对国家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各民族都为共同缔造了这样一个美好的家园而倍感骄傲,都为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倍感自傲。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这一基本国情,掌握熟悉中华民族发展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
同学们认真地听讲。大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逐渐学习到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贡献出青年人的一份力量。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我们既要尊重国情、尊重历史、尊重规律,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一体性、共同性,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多民族这一特色、优势和有利因素,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