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2023)”在广州举办。大会宣布了新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2025年)名单,并为厦门大学等28家入选基地授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由中央四部委联合设立,依托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是服务决策、学术创新、培养人才的科研创新平台。
厦门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立足福建、涵盖台湾、面向海外,聚焦主题主线,突出特色优势,以史料为依托论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福建篇章,以学理为基础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推进统一的精神力量,助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研究体系。基地建设周期为三年。下一步,基地将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多学科研究的优势和地理优势,主要以“闽台地区多民族人群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内生动力与运行机制”和“南岛语族的来源及其与中国南方多民族关系”等重大课题为主要研究方向,努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贡献厦大智慧和力量。
这是近期学校新增的又一个文科全国性科研平台,此前,由厦门大学和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联合申报的“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审,获批为培育单位,列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22年11月,学校对人文学科建设布局进行调整优化,成立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为历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未来,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将坚持对标对表,瞄准学术前沿,突出时代特色,树立国际视野,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厦大风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实现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