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九三学社厦大委员会一行赴龙岩市新罗区白沙镇调研乡村旅游文化建设,先后参观厦门大学老图书馆长詹汝嘉先生的故居——“种蓝堂”,古民居“大观楼”、“ 十八厅”和白沙镇历史文化展览馆。
“种蓝堂”是厦大老图书馆长詹汝嘉先生的故居,两百年前由詹蓝辉先生建造。取名寓意播下蓝辉先生的火种,让子子孙孙繁荣昌盛。汝嘉先生担任过厦门大学早期的图书馆长和校办主任,是厦门大学从私立向国立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物。
古民居“大观楼”,其回字形的结构、楼宇式的建筑,令人想起曹雪芹笔下大观园中的楼台亭榭。规模宏大的“十八厅”,据说是他们的老祖宗德胎公兴建的,通过经营放排运输木材致富的德胎公,在三十六阶潭东北岸选得了一块宝地,建下了拥有十八个大厅的“滋树堂”,寓意“滋长如树、人丁兴旺”。
在白沙镇历史文化展览馆,主要参观了吴氏宗祠和南卓新村。吴氏宗祠是当年红军多次开会的地方,南卓新村是南山村和卓贤村合并起来的新农村建设模范村。
九三学社厦大委员会的社员们纷纷表示白沙镇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白沙镇要立足于自身优势,运用好自身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彰显文化特色,充实旅游内涵,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充分融合。

